中国青年党
中国青年党 | |||
---|---|---|---|
| |||
主席 | 吴文舟 | ||
荣誉主席 | 方中和 | ||
秘书长 | 蔡庆敦 | ||
成立时间 | 1923年12月2日 于法国巴黎 | ||
总部地点 | 云林县斗六市文化路61号2楼 | ||
党员人数 | 约五万人 | ||
政治立场 | 爱国 民主 反独 促统 | ||
国际组织 | 美日港泰党支部 | ||
网站 | www.cct-tw.com |
[编辑]政治理念
大陆时期
中国青年党和国、共两党在宗旨方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。青年党的口号“外抗强权,内除国贼”与国共两党在大革命时期的口号“打倒军阀、打倒帝国主义”虽然看似相近,实际三党的解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。中共在对于中国的“国民革命”的认知,是根据共产党阶级分析的方法。
共产党人认为“国民革命”是“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小资产阶级、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三个阶级合作的革命,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、买办地主,革命的目的是“建设一个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”;[2] 后者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革命,革命的对象是封建贵族,革命的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。”[3]
孙文及国民党对“国民革命”又有自己的解释。
孙文三民主义的目标,就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共和国和节制资本的改良社会。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中,孙文明确的表达了中国不适合共产主义的见解。在孙文看来,中国的资本主义远未到可以进行阶级斗争的程度,以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刚刚起步的阶段,通过温和的社会改革就可以避免欧洲出现的弊端。但是国民党在联俄容共时期,也接受了一部分社会主义学说,可以表现在“盖民族主义,对于任何阶级,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”,“盖民国之民权,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,……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……皆不得行有此等自由及权利。”[4]
而青年党“全民革命”的主张,无疑是针对国共两党阶级革命。中国青年党建党宣言中,批评了中共无产阶级专政不符合中国实际现状,认为仅人只有全国人口之4%,实行专政万万不可能。况且全国各界同受军阀压迫,独倡一阶级专政会失去大多数民众的同情。[5]
[编辑]历史
[编辑]大陆时期
中国青年党的前身为少年中国学会,中国青年党于于1923年12月2日于法国巴黎成立,参与者为留法的留学生如曾琦、李璜、左舜生、陈启天等人,原为留学生组织。1924年,曾琦、李璜等人返回中国,于上海发展组织,初名为“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”,后定名为中国青年党。
1926年,青年党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,选举曾琦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,此时自我定位为一“革命政党”,以“国家主义之精神、全民革命的方式外抗强权,力争中华民国之独立与自由,内除国贼,建设全民福利的国家”为宗旨。以国家主义为中心,并且反对共产主义,本身本来是一个秘密组织。组党前后,即与共产党展开武力对抗。青年党直到1929年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后,才公开活动。
1932年于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于复先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,1935年由左舜生接任。后来以抗日为名与中国国民党开始合作,1937年中国青年党并参与重庆国民政府的国民参政会并取得合法地位。1938年再度选举曾琦为委员长,1945年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决议定位由革命政党改为普通政党,改委员长制为主席制,并由曾琦担任党主席。
[编辑]台湾时期
1949年后中国青年党迁台,并且重新于台湾建立党组织;同时于台湾发展组织,包括苏洪月娇、李万居与郭雨新等党外人士都曾以青年党身份参与并且当选。1949年虽然青年党迁往台湾,党主席曾琦及其后的代主席李璜皆未至台湾,导致党内长期分裂。直到1968年左舜生来台,推动党的团结,并促请李璜回国,才于次年完成党的形式团结。青年党与民社党由于参与制宪,成为党禁之下台湾合法的两个在野党。1980年代由党籍增额立委谢学贤领导的青年委员会,在李璜支持下,试图进行党的改造,遭到内部其他团体的杯葛,党禁开放后,成员分裂自组青年中国党、中国民主青年党、中国民主正义党、中国联合党、中国团结党、中国自由民主党、中国统一党、中国铁卫党、中国国安党、民主行动党等十余个政党,然皆无足够的政治影响力。
中国青年党自我定位为“永远的在野党”,但是在迁台之后一方面由于过度依附于中国国民党,导致失去在野党机能,曾经被黄信介指为“花瓶政党”;另一方面由于持续内哄,导致在党禁解除之后,陈翰珍等人相继出走自行组党,中国青年党于是成为小党,丧失政治版图。中国青年党自从解严之后虽然也有推荐候选人参与选举,但是都无人当选。由于国会全面改选后,青年党失去国会席次,在台湾政治舞台上的意义大为降低。
目前中国青年党党主席为吴文舟。于2010年3月废除了其党纲中的反共主张。目前属于台湾统派政党。2010年9月曾组团赴大陆参观访问,并与中国共产党展开交流。
[编辑]参选状况
[编辑]省议会时期
[编辑]立法委员选举
1972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
选举名称 | 得票数 | 得票率 | 提名席次 | 当选席次/总席次 | 当选名单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972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 | 2/51 | 张淑真(台湾省第一选区)黄顺兴(台湾省第三选区) | |||
1975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 | 2/52 | 张淑真(台湾省第一选区)黄顺兴(台湾省第三选区) | |||
1980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 | 2/97 | 谢学贤(不分区)张海清(不分区) | |||
1983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 | 2/98 | 谢学贤(不分区)叶咏泉(不分区) | |||
1975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 | 2/100 | 宣以文(不分区)左光渲(不分区) | |||
1989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 | 1/130 | 左光渲(不分区) | |||
199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 | 723 | ~0.0% | 0/225 |
[编辑]国民大会代表选举
选举名称 | 得票数 | 得票率 | 提名席次 | 当选席次/总席次 | 当选名单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996年第三届国民大会代表选举 | 4,029 | ~0.0% | 3 | 0/334 |
[编辑]县市长选举
选举名称 | 候选人 | 得票数 | 得票率 | 当选与否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981年嘉义县长选举 | 吴光耀 | 17,612 | 落选 |
[编辑]公职人员
监察委员:赵纯孝
[编辑]注释
- ^ “试论中国青年党的民族理论及其策略” 刘保刚《唐都学刊》2007年06期
- ^ “革命与反革命-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”,王奇生著,2010,第75页
- ^ 毛泽东:“国民党右派分离的愿意及其对革命前途的影响”,《政治周报》第4期,1926年1月
- ^ “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”,《中国国民党第一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》,第85~87页
- ^ “中国青年党建党宣言”,李义彬编《中国青年党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82,第95~96页
- ^ “抗战前中国青年党和国民党的矛盾” 王秋华 《邢台学院学报》20卷3期